胃部静脉曲张导致大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胃部静脉曲张导致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由肝硬化引起。由于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胃部和食管下端的静脉扩张,形成易破裂的曲张静脉。当这些曲张静脉破裂时,可引发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1.胃部静脉曲张的形成:

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约75%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胃部或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症是直观的诱因,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压力为5-10毫米汞柱,而在门静脉高压患者中,这一数值可能超过12毫米汞柱。

2.出血的发生机制:

静脉曲张本身脆弱且壁薄,容易受到损伤。

增加的压力使得这些静脉更易破裂,一旦破裂,血液迅速从破裂处喷出。

大量失血会导致休克,血压迅速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甚至失去意识。

3.常见的临床表现:

呕血:大量鲜红色或咖啡色的呕吐物,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黑色柏油样大便,表明血液经过消化道后排出。

贫血:由于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4.治疗与预防措施:

紧急内镜检查:确诊并治疗出血点,使用套扎或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止血。

药物治疗:如β阻断剂,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来减少出血风险。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门体分流术等外科手段。

定期随访: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静脉曲张。

胃部静脉曲张导致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识别和处理非常重要。通过控制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可以有效预防这一情况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