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草对身体进行热刺激和治疗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促进经络通畅、调理气血来改善健康状况。
2.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反应,旨在调节体温和排除体内毒素。在艾灸过程中,局部温度升高会引起毛孔扩张,促使体内的寒湿及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3.艾灸后出汗还可能表明体内阳气得到提升,推动了新陈代谢。某些人群在艾灸过程中出汗较多,特别是那些平时容易手脚冰凉、体内湿气重的人。
4.不同的人对艾灸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出汗较少或不出汗,这并不意味着艾灸无效,而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
艾灸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以避免受凉。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艾灸时间和频率,以免过度出汗导致虚脱。饮食上应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