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间质性肺炎(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使肺部弹性减弱。患者常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及疲劳。
IPF的平均生存期为3-5年,仅有约20%的患者能存活超过5年。
治疗选项包括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这些药物能够减缓疾病进展,但无法治愈疾病。
2.肺气肿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形式,主要特征是肺泡破裂和气道塌陷,导致气体交换效率下降。
COPD是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患病率逐年上升。
吸烟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占所有病例的80%以上。
3.当间质性肺炎与肺气肿同时存在时,病情会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大。两者共同影响肺功能,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呼吸功能显著下降,氧气需求增加。
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衰风险。
因为两种疾病都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整体预后较差。
4.处理这种复杂病情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呼吸科、心内科和康复科等。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纤维化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
氧疗:以改善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康复治疗:包括肺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以提高生活质量。
保持定期随访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