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一般来说,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研究显示,这些药物通过胎盘的能力较低,对胎儿的暴露量较小。
2.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因其镇静副作用较大,通常不推荐长期使用。但短期使用时,若剂量控制得当,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3.鼻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对于鼻部过敏症状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数据显示,这类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相对安全,尤其是在医生监控下使用时。
4.对于严重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紧急药物。尽管这些药物有一定风险,但权衡利弊后,为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它们仍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孕妇服用抗过敏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禁自行判断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建议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