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磁共振表现

2024-11-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常见于动脉瘤破裂或其他脑血管病变。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SAH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表现具有独特性。

1.T1加权成像:急性期内,T1加权成像可能显示高信号,这是由于血红蛋白破坏和代谢产物在蛛网膜下腔的聚集。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信号可能变得更低。

2.T2加权成像:早期T2加权成像一般显示高信号,特别是在脑池和脑沟区。这是因为血液成分的变化导致的信号增高。

3.FLAIR序列: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常敏感,通常显示为高信号异常,并且能够清晰地显示血液在脑脊液中的积聚。

4.SWI序列: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能够灵敏地检测微小的血液沉着和铁含量变化,是评估小出血灶和随时间变化的有力手段。

5.MR血管成像(MRA):用于评估潜在的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可提供详细的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确定出血源头。

综合来看,不同MRI序列能够提供全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信息,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决策。及时就医和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是治疗SAH的关键步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