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临床表现:倾倒综合征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早期倾倒综合征一般在进食后15-30分钟内出现,症状包括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眩晕、出汗和心悸。晚期倾倒综合征则在进食后2-3小时出现,症状主要为低血糖反应,如乏力、虚弱、头晕和饥饿感。
2.发病机制:早期倾倒综合征主要因高渗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水分大量转移到肠腔,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发上述症状。晚期倾倒综合征则主要因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胰岛素分泌过量,随后血糖水平迅速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
3.诊断方法:临床上通过病史了解和症状分析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胃排空试验和内镜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饮食调控和药物治疗。饮食方面,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纤维摄入。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抑制胃动力药物,如东莨菪碱和奥曲肽。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调整。
倾倒综合征患者需注意饮食结构调整,避免一次大量进食和高糖食品,可有效减轻症状。定期随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