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物理消毒:
高温消毒:利用高温杀死病原微生物。常见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如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消毒(如烘箱灭菌)。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物品或空气,以破坏微生物的DNA,从而达到消毒效果。
辐射消毒:通过伽玛射线或电子束等电离辐射手段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医疗器械等敏感设备。
2.化学消毒:
酒精:常用70%-75%的乙醇溶液,可有效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
氯制剂:如次氯酸钠溶液(漂白剂)和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常用于环境表面和水体消毒。
碘制剂:如碘伏、碘酊,适用于皮肤及伤口的消毒。
季铵盐类:如苯扎氯铵,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的消毒。
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消毒。
3.生物消毒:
生物酶:利用特定酶类分解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蛋白质结构,常用于医疗废物处理。
益生菌:通过引入安全的微生物竞争排除病原微生物,主要应用于农业和环境治理领域。
不同场合和物品所需的消毒方式各有适宜,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物理消毒通常适用于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化学消毒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注意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生物消毒则多用于特殊环境和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