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阳虚指的是阳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阳虚通常与肾阳虚、脾阳虚有关,也可能涉及心、肺等脏腑功能失调。
2.阴虚则是指阴液不足,导致身体内部干燥、燥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手心、足心、心口发热)、盗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症状。阴虚多与肝阴虚、肾阴虚相关,可能伴随脾、肺等脏腑失调。
3.从病因来看,长期的劳累、情绪波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阳虚和阴虚的同时出现。例如,一个人在长期熬夜、过度工作后,既会损耗阳气,又会耗伤津液,导致阴虚。
4.在临床上,同时具有阳虚和阴虚症状的患者并不少见。这类患者可能会同时感受到怕冷和内热现象,比如白天怕冷、晚上盗汗,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综合调理,以达到阴阳平衡。
5.治疗方面,中医师通常会采用补阳与滋阴并重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护理措施,比如温补肾阳的药物和滋阴清热的药物结合使用。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如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同时存在阳虚和阴虚的情况在中医诊疗中是较为常见的。正确辨证论治、合理用药及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