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牛奶:牛奶是常见的基础乳制品,其成分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蛋白质和钙,可以滋润肠道,有助于缓解便秘等症状,从而降低“上火”的可能性。尤其对于胃热、口干等问题,适量饮用低温保存的新鲜牛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酸奶:酸奶是在牛奶基础上发酵形成的乳制品,含有益生菌,可以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帮助减少体内热气积累。酸奶酸甜适口,特别适合饭后适量食用。应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酸奶,以避免糖分摄入过多带来的热量负担。
3.脱脂或低脂乳制品:全脂乳制品虽然风味较好,但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增加代谢负担,因此可能间接加重“上火”症状。选择脱脂或低脂的乳制品,可以减少脂肪摄入,同时又保证了钙质和蛋白质的供给,适合需要控制热量的个体。
4.羊奶:相比牛奶,羊奶在脂肪颗粒大小和消化吸收方面更具优势,且蛋白质结构较为温和,对一些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更友好。羊奶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上火”。
5.植物基乳制品替代品:如杏仁奶、椰奶等,它们不含乳糖,比较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饮用。多数情况下,这些植基饮品也属于偏凉性的食品,不易引起上火。
需要避免的是高糖、高脂的乳制品(如奶油类制品、冰淇淋等),这些产品热量较高,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诱发或加剧“上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