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手术后的早期阶段通常在术后1至2周,避免对手术区域直接进行针刺,以防止刺激伤口。这个时期可以选择远端穴位进行治疗,如合谷、足三里等,以帮助调节全身气血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在术后3至4周,伤口愈合稳定后,可以考虑逐步增加针灸的强度及范围。选择局部穴位如曲池、内关、腕关节附近的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术后6至8周,随着手指功能的逐渐恢复,可以更具体地针对患处进行治疗。通过刺入腱鞘附近的穴位,促进滑膜的分泌以减少粘连,同时缓解局部疼痛及僵硬。
4.针灸频率与疗程应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而定,建议每周进行1至2次治疗,并持续数周至数月。
5.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针灸治疗应结合其他康复手段,例如物理疗法、功能锻炼,确保全面康复。
合理应用针灸治疗可以加快屈肌腱术后的恢复过程,但需遵循专业指导并监测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