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早期介入:研究表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通常在病情稳定后的24至48小时内,即可开始适当的康复活动。
2.运动功能恢复:针对瘫痪或无力的肢体,制定物理治疗计划,包括被动和主动运动,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恢复。数据表明,持续的运动训练能够提高60%以上的功能恢复率。
3.语言能力训练:语言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语音治疗和沟通练习对于改善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至关重要。大约30%的患者在经过系统的语言训练后,其交流能力会有明显提升。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通过职业治疗,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进食、穿衣和洗漱,这对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尤为重要。数据显示,此类训练能够使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40%到50%。
5.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关于疾病、康复过程和护理技巧的知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支持系统。
6.防止并发症:预防褥疮、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定期翻身、皮肤护理以及合理的营养管理都是重要措施。
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不断评估和调整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