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尿酸水平波动:痛风的主要病因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内。病程中可能由于饮食不当(如摄入高嘌呤食物)、药物影响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尿酸水平急剧波动,从而激发新一轮的炎症和痛风发作。
2.晶体转移:在痛风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初期,尿酸盐晶体可能因为血尿酸水平下降而从组织中释放出来。这些晶体会再次沉积于关节处,加重炎症反应。
3.炎症反复:炎症未完全控制或处理不当,例如没有充分使用抗炎药物或止痛药,可能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处于亚急性炎症状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劳累、受凉或关节活动过度,炎症可能迅速加重。
4.饮酒或饮食不当:酒精、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会干扰尿酸代谢,诱发痛风发作。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摄入过多,也可能引发痛风急性加重。
5.合并疾病:某些合并症可能会间接影响痛风病情,例如感染、脱水、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病,这些问题可能降低机体对痛风炎症的耐受能力,进一步激化痛风发作。
6.药物中断或更换:如果之前服用能够缓解痛风的药物,但突然中断或者调整剂量,可能导致关节炎症重新活跃,病情加重。例如,在停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后,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7.关节机械性损伤:痛风患者的关节在炎症期间较为脆弱,如果此阶段关节受到明显的机械冲击或过度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已有的病变。
合理饮食、坚持药物治疗并避免诱发因素,是控制痛风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