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常规使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和羟氯喹。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来减缓疾病进展。
甲氨蝶呤是一线药物,通常起效需要4至6周,服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
2.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DMARDs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被用于对传统DMARDs无效的患者。
靶向小分子药物如JAK激酶抑制剂(如托法替布)为难治性患者提供新选择。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3.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但它们仅能对症而不能改变疾病进程。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或心血管副作用。
4.糖皮质激素
小剂量激素如泼尼松可以快速控制急性炎症,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避免骨质疏松、高血糖等副作用。
5.辅助治疗措施
配合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增强关节灵活性,降低畸形风险。同时,避免吸烟及保持健康饮食有助于改善整体状态。
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制定,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实施。患者应严格遵循治疗计划,定期随访评估疾病活动情况及药物安全性,同时警惕可能的副作用,如感染倾向或肝肾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