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后出现白内障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眼科手术后出现白内障是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的一种情况,这通常被称为“继发性白内障”或“后囊膜混浊”。这种情况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新的白内障形成,而是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1.手术类型和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继发性白内障与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关。在手术过程中,虽然受损的晶状体被移除,但后囊膜通常会保留,以支持新的人工晶体。术后,一些患者的后囊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混浊。

2.发生几率:数据显示,大约20%到30%的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几年内会出现后囊膜混浊。这一比例在儿童及年轻患者中更高,主要由于这些群体的细胞活跃度较高。

3.原因机制:后囊膜混浊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导致后囊膜区域的纤维化或皱缩。这些变化会干扰光线通过晶体的路径,从而影响视力。

4.症状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视力模糊、眩光敏感、对比度降低等症状,与初次白内障的表现相似。

5.治疗方案: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治疗方法。此项激光手术可快速、无痛地恢复视力,并且通常不需要住院。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继发性白内障并非异常现象,属于已知的术后反应之一。及时进行评估和适当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