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的目的是为了使瞳孔扩大,从而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这有助于医生在检查时能更清晰地看到视网膜、玻璃体以及视神经等部位。
2.散瞳通常使用特殊的眼药水,其中含有能够暂时麻痹虹膜肌肉的成分,使其不能收缩,从而达到瞳孔扩大的效果。常见的散瞳药物包括托吡卡胺和阿托品等。
3.散瞳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和畏光现象,因为瞳孔无法适应强光。这些症状一般在几小时内恢复正常。
4.散瞳检查是眼科诊断的一项重要工具,特别是在检测眼底疾病如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在进行散瞳检查之前,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对散瞳剂过敏,以及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比如青光眼史,这可能会影响散瞳过程。
散瞳是眼科检查中的常规步骤,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可能导致短暂的视力变化和光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