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监测和评估:立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
2.稳定生命体征:根据失血量,给予补液治疗以维持血容量稳定。如果出血严重,可能需要输血以纠正贫血和改善氧供。
3.确认出血来源: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确定出血的具体部位。同时,必要时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以直接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并确认出血点。
4.外科干预:若确认有活动性出血,常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止血。这可能包括直接缝合出血部位、使用电凝器止血或者进行局部组织切除。
5.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药物帮助减少出血或促进凝血,如止血剂和凝血酶原复合物。这通常作为辅助措施,而非替代外科干预。
6.术后护理:确保术后严密观察,防止再出血,并评估其他脏器功能,如肾脏和肝脏,以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
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降低风险和提高存活率至关重要。腹腔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