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在劳动过程中,身体通过出汗来散热,以维持正常的体温。当环境温度较高或劳动强度较大时,出汗量会增加。
2.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过度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钠和钾的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引起恶心、头晕等症状。
3.血液流向肌肉:劳动时,身体将更多的血液供应给工作中的肌肉,这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供血减少,产生恶心感。
4.中暑:在高温下长时间劳动,可能导致中暑。中暑症状包括大量出汗、皮肤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等。
5.低血糖:长时间劳动消耗体能,若不及时补充能量,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恶心、出汗等不适。
6.过度疲劳:身体在超负荷状态下可能出现疲劳反应,也会导致恶心和出汗。
在从事体力活动时,应注意保持合适的体温,通过穿着透气衣物、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及频率来避免过度出汗。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和电解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