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频率:如果早搏发生的频率较高,例如每天发生数千次,可能会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需要医疗干预。
2.症状:早搏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如有感受到心悸、头晕、胸痛或气促等症状,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
3.基础疾病:如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早搏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应提高警惕。
4.类型: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后者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与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相关联。
5.生活方式影响:饮酒、吸烟、咖啡因摄入和压力等因素可能加重早搏,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缓解症状。
6.诊断和监测:建议通过心电图或Holter监测来评估早搏的性质和频率,有助于判断其临床意义。
如早搏持续半年且伴随不适症状或基础心脏病史,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管理。这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