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诊断与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通常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或负荷试验等心脏检查确诊。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频率。
2.风险因素管理: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减少心肌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戒烟和运动,都能有效降低风险。
3.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以改善心肌供血,例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和抗血小板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预防心绞痛发作并降低心梗风险。
4.定期随访: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咨询,以便监控病情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识别和积极管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预防心脏事件的重要步骤。即使没有出现胸痛症状,也应认真对待并遵循医学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