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抗凝或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常使用抗凝剂或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以改善血液流动。这些药物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颅内出血。
2.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是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在治疗期间,如果血压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大,增加出血风险。
3.脑水肿和再灌注损伤:脑梗塞后,受损区域周围可能出现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再灌注损伤(即恢复血流引起的组织损伤)也可能导致出血。
4.个人体质和其他健康问题:患者的特定体质、年龄、既往病史等因素也会影响出血的风险。例如,血小板功能障碍、血管畸形或糖尿病等可能增加出血倾向。
在治疗脑梗塞时,需要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平衡溶栓效果与出血风险。一旦发生脑出血,需立即评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