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眼底是否需要散瞳

2025-07-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检查眼底通常需要散瞳,以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需要进行散瞳。

1.散瞳的目的:散瞳是通过使用药物滴入眼睛,使瞳孔扩大,从而让医生拥有更大的视野来查看眼底结构。这对于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非常重要。

2.散瞳的方法:常用的散瞳药物包括托吡卡胺等,通常在滴药后15-30分钟内起效,效果可以持续数小时。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畏光或视力模糊。

3.可能不散瞳的情况:在有些情况下,使用非散瞳眼底镜或者高分辨率图像设备(如OCT)进行检查,可以避免散瞳;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孕妇或对散瞳药物过敏者,医生可能会选择不进行散瞳。

4.风险与注意事项:散瞳后可能会导致短期视力模糊,建议在检查后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同时,部分人可能对散瞳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眼压升高,应告知医生既往病史。

散瞳是眼底检查中的一个常规步骤,但具体是否需要散瞳,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决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