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破损会引发腹痛,伴随出血时可导致大便呈黑色或带血。其常见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2.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出现腹痛、腹泻,并可能有血便。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和免疫因素。
3.肠息肉或肿瘤:肠道内生长的异常组织可能导致局部出血。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若息肉增大或癌变,可能出现腹痛和血便,需警惕大肠癌的可能。
4.痔疮:肛门附近静脉丛扩张形成的痔疮会在排便过程中破裂出血,通常伴随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
5.感染性肠炎: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会导致急性腹痛和血便,通常伴随发热和水样腹泻。
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明确诊断非常重要,通过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可以帮助寻找确切原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预防和管理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