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准备阶段
设备和材料准备:需要灌肠容器(如灌肠袋或灌肠壶)、导管、润滑剂和所需的灌肠液。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环境干净、舒适,通常在卫生间或病房进行。
患者准备:告知目的和过程,使之理解并放松,采用合适位置如左侧卧位。
2.实施阶段
灌肠液制备: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液体,如生理盐水、肥皂水或其他溶液,温度一般要求接近体温。
连接设备:将导管与灌肠容器连接,确保连接处无泄漏。
润滑导管:使用润滑剂涂抹导管前端以减少刺激。
插入导管:缓慢插入导管至肛门内,一般成人深度约为7-10厘米,儿童则较短。
注入液体:控制流速,避免过快形成压力,引起不适或损伤。
3.后续观察
时间控制:注入液体后,建议患者保持原位几分钟,以增强效果。
排出液体:鼓励自然排出,并帮助清洁,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记录和报告:记录灌肠量、性质及患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灌肠过程中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同时,频繁灌肠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