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症状识别:早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或者与其他疾病相似,包括发热、疲倦、肌肉疼痛和夜间盗汗等。持续性的或反复出现的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尤其需要关注。
2.体征观察:典型的临床体征如皮下结节(Osler节点)、指甲下出血线(Roth斑)或皮肤瘀点等,可以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尚需注意心脏杂音的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心内膜损伤导致的。
3.实验室检查:血培养对于检测血液中的感染病原体至关重要。血液学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增多或贫血,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可能升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特别是经食管超声波扫描,是确认心内膜炎的有效工具,可帮助识别心腔内赘生物和瓣膜受损情况。
5.风险因素:有心脏病史、人工瓣膜置换、静脉药物使用史或近期侵入性操作史的人群,面临较高的心内膜炎风险,应定期进行检查。
心内膜炎的早期发现依赖于对症状的及时识别和积极的医学诊断流程。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性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