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晶体溶液: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常用于初始快速输液。通常建议在30分钟内输注500-1000毫升,以改善低血压状态。
2.胶体溶液:在晶体溶液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使用如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溶液,以帮助维持血管内容量。
3.电解质平衡:由于急性腹泻会导致钾、钠、氯等电解质缺乏,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整补液成分,确保这些电解质水平的正常化。
4.补充碳酸氢钠: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迹象,可根据需要适量补充碳酸氢钠。
5.逐步监测:在补液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以及电解质水平,并根据情况调整补液速度和类型。
临床管理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及可能的合并症,以便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