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硬化剂治疗主要通过注射药物引发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达到封闭异常血管的目的。这种过程可能导致局部形成硬块。
2.硬块的大小和持久性因个体差异而异。研究显示,约70%至80%的患者在3到6个月内可以观察到硬块缩小并逐渐消失。
3.在此期间,应定期随访,监测硬块的变化。如伴随疼痛、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一些辅助疗法,如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硬块吸收。
4.对于少数长期不消退的硬块,尤其是出现功能障碍或美观问题时,可以考虑进行进一步干预,如手术切除,但这通常是最后的选择。
硬化剂治疗后的硬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消退。但如有不适或异常,应尽快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