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生机制:胸椎血管瘤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其具体原因尚未明确,但与遗传因素、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有关。
2.流行病学:胸椎血管瘤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30到50岁的人群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
3.症状和体征:大多数胸椎血管瘤没有明显症状。当瘤体较大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局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
4.诊断:核磁共振成像是检测胸椎血管瘤的金标准。X线和CT扫描也可以显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如脊椎骨质变薄或膨胀。
5.治疗:绝大多数胸椎血管瘤无需治疗,仅需定期随访观察。如果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则可能需要微创手术干预或放射治疗。
胸椎血管瘤一般是良性的,通常不会发展为严重问题,但需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