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小球疾病: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此时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入尿液中。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严重者可达到数克/日。
2.肾小管病变:在部分肾小管损伤的情况下,虽然尿中的蛋白质量不如肾小球疾病时那么多,但也会出现尿蛋白升高的情况,如急性肾小管坏死。
3.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尿蛋白升高。例如,糖尿病长期未控制可导致糖尿病肾病,进而引发大量蛋白尿。
4.感染和炎症: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导致暂时性尿蛋白增加。全身的感染和炎症反应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
5.运动和饮食因素:剧烈运动后或高蛋白饮食可能引起一过性尿蛋白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且无害的。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抗生素,可能导致肾脏应激或损伤,从而产生尿蛋白。
发现尿总蛋白高时,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以确认具体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处理。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