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如果心脏因心肌梗死失去蠕动功能,通常称之为心脏骤停。
2.在心脏骤停发生后,及时的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是关键。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3.除心肺复苏外,使用电击除颤仪进行电击治疗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电击除颤在心脏骤停后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最初几分钟内)极为有效。
4.住院后,针对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包括使用药物如溶栓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及血管重建手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虽然这些方法不能保证每位患者都会完全康复,但它们大大增加了生存和恢复正常生活质量的机会。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并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