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不同中药对胚胎的影响程度不同。部分中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或行气作用,如红花、桃仁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某些滋补类中药如虫草、人参等,可能因药性过于温热,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孕妇身体不适。
2.中药可能含有毒性成分。部分中药材如附子、草乌等,其毒性成分在怀孕期间使用可能直接损害胚胎细胞,导致畸形或流产。有些中成药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未知成分,这些都存在安全隐患。
3.胎盘屏障的保护作用有限。虽然胎盘屏障能部分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但不足以完全隔离所有药物成分。有研究发现,某些中药中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干扰正常的器官和系统发育。
4.服用中药时个体差异显著。孕妇的代谢功能、免疫反应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与普通人有所不同,即使是常规剂量的中药,也可能引发特殊反应。同时,胚胎发育阶段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所差异,如器官形成期(妊娠4-12周)属于高敏感期,此时更须谨慎用药。
怀孕期间若确需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师建议,避免自行选择任何中药或西药,以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