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绪对睡眠的影响: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之一。焦虑情绪可能引起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从而难以入睡。而抑郁症患者则常伴有早醒、浅眠等问题,约有75%的抑郁症患者报告睡眠紊乱。
2.睡眠对情绪的作用:慢性睡眠剥夺会显著影响大脑情绪调节区域,如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使情绪反应变得更敏感、更不稳定。缺乏优质睡眠可能降低个体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增加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风险。
3.特殊睡眠阶段的关联:快速眼动睡眠在情绪调节中起关键作用,这一阶段有助于巩固记忆并缓解日间情绪压力。如果这一阶段减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4.数据支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约90%的睡眠障碍患者同时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焦虑症和抑郁症。而长达两周的睡眠剥夺实验表明,人群的负面情绪评分会上升30%以上。
监测睡眠和情绪状态,并通过合理的作息安排、适当减压手段维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