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病因
精神分裂症: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应激、神经递质异常(例如多巴胺通路功能紊乱)等。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抑郁症:可能与生物化学因素(如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失衡)、社会心理应激事件以及遗传倾向相关。
2.主要症状
精神分裂症:特点是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具体包括:
1.幻觉(常见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2.妄想(如被害妄想或夸大妄想)。
3.思维混乱(如言语无法连贯)。
4.情感淡漠、行为退缩或明显的社交障碍。
抑郁症:以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为主,伴随下列症状:
1.兴趣丧失、对日常活动缺乏愉悦感。
2.精力减退、疲劳感显著。
3.自责、自罪感增强,甚至产生无价值感。
4.注意力下降,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5.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
3.起病年龄和进程
精神分裂症:通常起病于年轻人群(16至30岁),多数起病较为隐匿,并呈慢性病程。
抑郁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例由生活事件诱发,且可能呈复发性。
4.治疗差异
精神分裂症: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支持和家庭干预。常用的药物包括氯氮平、奥氮平等。
抑郁症: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严重患者可能需要住院管理。
尽管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精神疾病,但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存在共病现象,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会伴发抑郁症状,因此需要全面评估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