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管理情绪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有效管理情绪需要从认知、行为和环境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自我调节。

1.认识与接纳情绪

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包括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等。学会识别这些情绪及其引发的原因,是调节的第一步。

按照研究,记录情绪有助于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每天记录情绪变化,可发现长期趋势和触发因素。

2.调整呼吸和身体状态

深呼吸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减少焦虑激素的分泌。建议进行4秒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的深呼吸锻炼,每天至少5分钟。

身体运动可以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帮助提升心情。一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慢跑,有助于改善情绪。

3.改变思维方式

学会进行认知重构,对负面事件重新评估并赋予积极意义。例如,将失败视作学习经验,而非个人无能。

研究表明,实际应用正念冥想,每次10-20分钟,每周3-5次,可以显著增加幸福感并减少压力。

4.增强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交流,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社交互动可促进催产素释放,这种激素会减轻压力反应。

参与志愿活动或群体项目不仅能扩展朋友圈,还能通过帮助他人获得满足感。

5.优化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波动。7-9小时高质量睡眠是稳定情绪的重要保障。

健康饮食对情绪调节也至关重要。摄入富含ω-3脂肪酸(如鱼类)及全谷物食品,有助于平衡大脑化学物质。

调节情绪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练习。通过识别情绪、调整生理状态、转变思维模式、寻求社会支持以及优化日常习惯,可以逐步建立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