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药物治疗:
(1)轻度疼痛: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
(2)中度至重度疼痛: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或吗啡,并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剂量。避免长期使用,防止耐药性和依赖性发生。
(3)神经病理性疼痛:必要时可加用神经调节药物如加巴喷丁,改善神经敏感性引起的疼痛。
2.非药物干预:
(1)物理疗法:局部热敷或冷敷有助于缓解术后伤口周围的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
(2)康复锻炼:遵医嘱进行适度的活动和呼吸训练,帮助改善循环并减少手术后硬化组织引发的牵拉性疼痛。
(3)针灸与按摩:研究显示,这些传统疗法能够减轻某些术后持续性疼痛,但需要由资质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
3.心理与情绪支持:
(1)术后疼痛可能会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技术或放松训练进行辅助调节。
(2)家人支持和社交环境也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
4.其他考虑:
(1)定期随访:术后疼痛若持续超过两周,可能提示并发症(如感染或肠粘连),需及时复查。
(2)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通过健康饮食加速恢复,减少疼痛持续时间。
术后应采取综合性的处理方案,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措施,使患者快速恢复并改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