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老花眼是一种生理性的衰老现象,通常在40岁以后出现。其主要特点是由于晶状体弹性减退以及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看近处物体时困难。这种现象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与视力发育障碍无关。研究显示,超过90%的50岁以上人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花眼。
2.弱视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是一种视觉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它的本质是视觉系统在关键发育阶段未能获得足够和清晰的视觉刺激,导致大脑对某一只眼睛无法建立正常的视功能。常见原因包括斜视、高度屈光参差和先天性白内障等。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的儿童患有弱视。
3.从症状表现来看,老花眼影响的是近距离视物能力,患者远视能力一般不受明显影响。而弱视则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下降,即使佩戴合适的矫正镜也无法达到正常视力标准,同时可能伴有立体视觉减退。
4.在治疗方式上,老花眼通常通过佩戴老花镜矫正即可,且没有治愈手段,因为它属于自然衰老的一部分。弱视的治疗则需要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干预,如配镜矫正、弱视训练或遮盖疗法,一些严重病例可能还需要手术。
尽管老花眼和弱视都涉及视力问题,但二者在病因、表现和治疗上有显著差异。对于老年人多发的老花眼,可通过佩戴老花镜应对,而弱视则需尽早干预以避免不可逆的视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