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社交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7%。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极度担心在他人面前被评价、批评或感到尴尬。例如,在公众演讲、参加聚会或与陌生人交流时,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紧张症状。
2.该疾病的核心症状包括过度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或言行,害怕被否定性评价,以及因此而逃避社交活动。这种回避行为可能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孤立状态。
3.导致社交焦虑障碍的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内神经递质异常(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个人成长经历中的负面经验,如嘲笑或羞辱,以及父母的过度保护或严厉管教等。
4.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其一是认知行为治疗,这种心理干预方法通过调整不合理思维模式来减轻患者的焦虑反应。其二是药物治疗,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缓解焦虑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
对于这类问题,及早识别并寻求专业帮助非常重要,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