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知调整
焦虑部分源于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过度担忧。通过以下方式调整思维模式:
将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控制的方面,避免过分关注不可控因素。
用事实代替假设,记录每天自己担忧的问题,并分析是否真实存在。
学习接纳不完美的结果,避免过高期待引发失望情绪。
2.规律生活习惯
健康的日常行为对于缓解焦虑具有显著作用:
保证每日7-8小时的优质睡眠,以稳定神经系统功能。
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或骑车,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提高愉悦感。
均衡饮食,特别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与镁的食物,如三文鱼、坚果和深绿色蔬菜,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减轻压力。
3.呼吸与放松技巧
呼吸训练和放松练习能够快速缓解紧张情绪:
深呼吸法:用鼻子缓慢吸气至腹部扩张,持续4秒,屏住呼吸7秒,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呼气8秒,每天练习10分钟。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按照从头到脚或者从脚到头的顺序,逐步收紧并释放各部位肌肉,增强放松感。
4.社会支持和兴趣拓展
与他人建立积极联系与培养爱好可以转移注意力:
定期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情感,分享困扰以获得情感支持。
投入兴趣活动,例如艺术创作、园艺或烹饪,通过专注激发成就感,从而疏解焦虑。
5.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向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科学验证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可改善消极思维模式。
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例如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长期焦虑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调整,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对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