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明确洁癖的程度。如果洗手频率超过正常需求,例如每天超过50次,或者花费大量时间(例如每次洗手超过5分钟)反复清洗某一部位,这可能表明洁癖已达病理性程度。洁癖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因清洁问题影响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也属于需要重视的信号。
2.了解成因。洁癖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家庭环境影响,例如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卫生的极度要求;②精神压力,例如长期的焦虑、抑郁情绪;③生物学因素,例如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大脑中与强迫行为相关区域的异常活动。
3.接受专业诊断与治疗。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通过访谈与评估工具判断洁癖是否达到强迫症的标准。治疗方法通常包括:①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细菌、脏污的错误认知,逐渐减少清洁行为;②药物治疗,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用于改善相关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4.自我管理与改善。①制定合理的计划,限制清洁行为的频率与时间,例如每天洗手不超过10次,每次不超过30秒;②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冥想等,缓解对清洁的焦虑;③逐步暴露训练,例如在安全范围内接触“污渍”后不立即清洁,增强耐受能力。
洁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不宜仅依靠自我调整,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与治疗,以便更好地恢复日常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