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后的血管再通

2025-03-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卒中后的血管再通是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通过医学手段使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减少脑组织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1.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是缺血性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约80%。这种类型的卒中通常由动脉阻塞引起,导致大脑某一部分缺血缺氧。

2.血管再通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静脉溶栓通常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治疗,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的4.5小时内。科学研究表明,在这一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其功能独立的概率可增加30%。

3.机械取栓适用于较大动脉闭塞且无法通过药物溶解的病例。最新的证据显示,在症状出现后6至24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这一方法涉及使用导管等设备直接从血管中移除血栓。

4.实现有效的血管再通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至关重要。据统计,再通治疗成功的患者中,约有50%能够在3个月后恢复良好的功能状态。

脑卒中后的血管再通治疗是关键的急救措施,但其效果取决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提高公众对卒中症状的认识以及快速求医的意识非常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