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鼻腔结构与保护机制:鼻腔内有丰富的血管和黏膜,可有效阻挡细菌和异物进入深部组织。鼻腔与颅内之间有坚固的骨质屏障,通常情况下能够防止感染传播。
2.潜在风险因素:
如果异物尖锐且刺破鼻腔黏膜或鼻窦壁,细菌可能通过这些损伤进入血液,引发感染。
存在既往外伤、手术史或先天性缺陷等情况,可能使得颅底屏障受损,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感染风险可能增加。
3.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持续性鼻塞或流涕,尤其是带有脓性分泌物。
头痛、发热、恶心或呕吐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存在颅内感染。
视力模糊、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及时就医对于预防和治疗潜在的颅内感染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异物进入鼻腔且伴随不适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进行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