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肌肉紧张和疲劳:长期坐着会导致臀部、腰部和大腿后侧的肌肉持续受压。这些肌肉在长时间不活动时会变得紧张,血液循环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局部缺氧和疲劳,从而引起疼痛。
2.神经压迫:长时间坐姿可能会压迫坐骨神经或其他周围神经。这种压迫可引发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在从坐姿转变为站立姿势时更加明显。
3.尾椎压力:坐姿还可能增加对尾骨(也称尾椎)的压力,特别是在硬座椅上久坐时。这种压力容易引发尾骨区域的不适甚至疼痛。
4.痔疮:若存在内痔或外痔,长时间坐着可能使肛门区域压力增加,从而加重痔疮症状,引发肛门疼痛甚至出血。
5.不良坐姿:错误的坐姿,如过度前倾或后仰,会增加特定部位的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引发疼痛。
为了缓解长时间坐后的不适,应定期改变姿势,起身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可以有效减少对臀部和下背部的压力。从坐姿到站立时动作应缓慢,以避免突然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刺激。如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