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荷尔蒙的调节:人体内的饥饿感主要由两种激素控制:胃促生长素和瘦素。当胃空时,胃促生长素水平上升,引发饥饿感。但如果一直不进食,胃促生长素的分泌会逐渐下降,导致饥饿感减弱。
2.肾上腺素的释放:延迟进食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这种“战斗或逃跑”激素可以抑制食欲,使人短时间内感受不到饥饿。
3.血糖水平的变化: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当血糖过低时,一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头晕、疲劳,而不是单纯的饥饿感。同时,肝脏会分解储存的糖原来维持基本能量需求,暂时缓解饥饿感。
4.身体的适应机制:长期不进食后,身体会进入一种节能模式。这种生理适应包括降低代谢率和减少非必要功能的能量消耗,饥饿感因此被压抑。
牢记人体会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来应对短期饥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饮食的规律性。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长时间不进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