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老花眼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生理现象,通常在40岁以后逐渐出现。其主要表现是看近处物体困难,如阅读书籍或手机时需要将物体移远。成因在于晶状体弹性下降以及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属于正常衰老过程的一部分。老花眼影响的主要是近距离工作和日常活动,但通过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可以轻松纠正,通常不会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
2.近视眼则是一种屈光不正,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其主要特点是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若近视度数较低(如300度以下),一般仅需佩戴眼镜矫正即可,不会对眼睛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但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可能增加各种眼部病变的风险,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对视力乃至眼健康造成长期且不可逆的损害。
3.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老花眼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而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率近年持续上升,尤其是年轻群体中已成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高度近视不仅需要定期监测,还可能伴随遗传风险。
4.在矫正手段上,老花眼通常通过佩戴老花镜、双焦镜或多焦镜实现满意的视觉效果,无需更复杂的治疗。而近视眼矫正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及激光手术等,但高度近视患者即使经过手术矫正,仍需关注潜在的眼底病变。
老花眼和近视眼虽无优劣之分,但高度近视可能因其潜在并发症对眼健康构成更大威胁,因此需要更加重视眼科检查和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