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初步确定球镜度数
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手动检影法进行初步检查,了解眼睛的大致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况。此步骤主要目的是找到一个接近真实值的起点,减少后续主观验光的误差。
2.初步调整近视度数(球镜)
在试戴架中插入初步估算的球镜片,让患者通过视力表测试视力。如果视力未达到理想水平,可逐步增加负球镜度数(即增加近视矫正度数),直至最佳视力出现。如果视力下降,则应适当回退,并记录最终球镜度数。
3.初步检测散光度数与轴位
使用交叉圆柱镜或其他方法检测散光状态,通过旋转镜片调整散光轴位,直到患者获得最佳视力。此过程中,需要反复询问是否看得更清晰。散光轴位一般以0°到180°之间的范围确定。
4.细化散光度数与轴位
调整散光镜片的度数,并微调轴位,确保患者在视力表上达到最高视力等级。在调整过程中,不要忽略球镜度数对散光的潜在影响。
5.重新确认球镜度数
散光参数确定后,需再次验证球镜度数,特别是在散光度数较高时。因为散光矫正可能会对球镜度数产生一定影响,此时需重新调整,使最终的矫正结果更加精确。
6.双眼平衡校正
完成单眼屈光矫正后,应进行双眼协调测试,以确保两只眼睛在实际使用中能获得舒适的视觉体验。必要时,可对球镜或散光参数作小幅调整。
准确的验光对于佩戴合适的眼镜至关重要,配镜前须明确告知可能的不适感并耐心配合验光师完成全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