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定义: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是指神经系统中负责传导神经信号的髓鞘受损或丧失的现象。髓鞘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包裹在神经纤维周围,起到绝缘和加速神经传导的作用。
病因:常见病因包括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疾病、感染、代谢紊乱等。
症状:根据受损区域不同,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见特征性高信号病变,尤其在T2加权图像上显著。
2.脑萎缩:
定义:脑萎缩是指脑组织减少,脑体积缩小的现象。可以影响大脑皮层或深部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
病因:常见病因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中风、外伤等。
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行为改变、运动协调障碍等,具体症状取决于受累脑区。
诊断: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MRI能够显示脑体积减少,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变化。
尽管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和脑萎缩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有一定重叠,但二者的病理机制和主要表现有所不同。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来正确诊断和鉴别。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