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震颤:这是最常见的手抖类型。其特点是在情绪紧张、疲劳、寒冷或摄入含咖啡因饮料后加重。这类手抖通常频率为8~12次/秒,手部静止时减少,活动时增加。
2.帕金森病: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手抖,其特征是静止性震颤,即手在静止时抖动,而在活动时减轻。大多数患者的震颤频率较低,一般为4~6次/秒。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引起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导致手抖。此类震颤通常为快速且细微的震颤,频率约为10次/秒。其他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
4.原发性震颤: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但年轻人也可能患病。主要表现为双手在维持某一姿势时明显震颤,频率多为4~12次/秒。此类震颤具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还会合并头部、声带等部位的震颤。
手抖并不总是严重疾病的征兆,但若手抖频繁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与诊断,以确定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