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生地:
1、制作方法:生地黄采收后,洗净,切片或晒干。
2、性味归经: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
3、功效:生地主要用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于治疗温病热入营血、阴虚内热、津伤口渴等症状。
4、临床应用:适用于热病伤阴、出血症如咳血、鼻血、吐血等,也用于糖尿病、便秘等症。
熟地:
1、制作方法:生地经过酒蒸或酒制等多次蒸晒制成。
2、性味归经: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3、功效:熟地主要用于补血滋阴、填精益髓。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4、临床应用:适用于贫血、月经不调、闭经、体虚乏力等症状,常与其他补血药同用。
生地和熟地在性味、制作方法及功效上存在显著区别,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