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白菊花性微寒,味甘苦,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症状。它具有较强的清肝明目作用,因此在中医中多用于缓解因肝火上亢或肝阴不足引起的目疾。此外,白菊花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帮助缓解上火引起的喉咙痛、牙痛等。
黄菊花性味平和,相对来说温和一些,主要用于清肝明目、疏风散热,但其清热效果不如白菊花突出。黄菊花更侧重于护肝养目,常用于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的缓解。相较于白菊花,黄菊花的祛风效果较为明显,适合用于缓解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在成分上,白菊花与黄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都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和氨基酸类物质,但其含量和具体种类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它们在具体药用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