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副作用管理:
恶心和呕吐:这是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约70%至80%的患者会经历恶心和呕吐。医务人员通常会提前开具止吐药。
脱发: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毛囊受损,引起脱发。脱发通常在治疗开始后2至3周内发生。
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影响骨髓,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增加感染风险和出血倾向。这一副作用在化疗后的7至10天最为明显。
2.营养与饮食:
高蛋白质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强壮,提高免疫力。建议摄入鸡肉、鱼类、豆类等高蛋白质食物。
保持水分: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化疗期间预防脱水和帮助体内排毒至关重要。建议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和过甜的食物可能加重消化道不适,应尽量避免。
3.心理支持:
情绪波动: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接受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可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社交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日常生活调整:
休息与运动: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疲劳感。同时,适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提升体力和改善情绪。
感染预防:由于化疗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应特别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5.定期复查:
监测疗效:化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化疗结束后,仍需按医生建议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化疗是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但也伴随着多种副作用和风险,需要科学管理和个性化护理。通过正确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心理和社交支持,可以更好地应对化疗过程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