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生物钟紊乱:人体内有一个昼夜节律系统,控制着包括胰岛素分泌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熬夜打乱了这一系统,使胰岛素的分泌不规律,从而导致血糖水平波动。研究显示,缺乏足够睡眠的人第二天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约25%。
2.激素变化:长时间熬夜会增加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是血糖调节的重要激素,当其水平升高时,会促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使血糖升高。
3.饮食习惯改变:熬夜往往伴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夜间进食。这些额外的卡路里摄入可以进一步增加血糖水平。夜间通常容易选择高糖、高脂食品,这也会显著影响血糖。
4.身体活动减少:熬夜常常意味着白天精神不佳,身体活动减少。缺乏运动也是血糖水平难以控制的一个因素,因为运动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
5.睡眠质量差:即使短暂的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血糖调节能力的下降。一项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其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28%。
熬夜会通过扰乱生物钟、激素分泌、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多个方面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血糖管理至关重要。